学习是每个学生每天的日常,可是你真的学的对吗?有成果吗?
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学习方法!不少学生学习非常努力,却成绩平平,为什么付出了,得不到收获?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技巧。那么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什么?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勤奋学习是必经之路;
坚强的学习意志。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学认为:习惯是后天经过反复练习逐渐养成的较为稳定的不易改变的行为特征,即人在一定的情景下自动地去进行某种行为所需要的特殊倾向。
研究资料表明,对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要学会自我控制;在培养学习习惯的刚开始,在我们自制力还不够的情况下,严格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以达到约束自己的目的。很多时候我们知道上网,打游戏,看小说的危害,不想再在这上面浪费时间,可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外力的帮助,找我们的父母,老师,同学,对自己进行监督,必要时有一些强制手段也是可以的,这在培养习惯初期,尤为重要!
第二不要心浮气躁,徐徐渐进;良好习惯不是短时间一下形成的,要有耐心地付诸行动。制定计划,逐步发展,按照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的实施,久而久之,习惯便成自然了!比如每天计划背10个单词,看一篇文章,要长久坚持下去,慢慢的就会成为习惯。
第三,及时调整自己;大多人自制力比较差,在培养好的习惯时,总会出现反复,拖拉,放纵的现象,这就像走路一样,路线出现了偏差。所以我们必须及时做出调整,调整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久而久之,好的习惯就养成了。
勤奋学习是必经之路天道酬勤,学习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勤奋,不是空口说!
第一,勤问在学习过程中,不免有这样那样的疑问。很多人不好意思,不敢向身边的朋友,老师寻求帮助,这种思想会让我们疑问愈来愈多,学习不得进步。所以一定要及时解决疑问,放下所谓的面子,做到敢问,勤问,解决自己问题,提高自己学习能力!
第二,勤思学习中遇到问题,仅仅依靠问别人,暂时是解决了问题,可长久下去,我们的学习能力会越来越差。所以我们应该多动用我们脑子。大脑如同一个机器,不怕动就怕停!
第三,勤练有句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时候多做一遍比少做一遍的效果明显不同。正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笨鸟先飞总是没错的。坚强的学习意志学习离不开坚强的意志,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勤、苦,是最体现意志的良好品质。
坚强的意志是我们成功的必须品,那么我们怎么培养坚强的学习意志呢?
第一,培养不怕困难的勇气人的一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面对困难,我们应该不畏缩,不气馁,勇往直前,直到胜利!当我们面对现实生活各种各样的困难时,要自我激励,想想他人面对困难时勇气,给自己打劲。给自己找几个座右铭来鼓励自己,比如“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有志者事竟成”之类的。也可以通过自我命令的方法,做自己的指挥官。当自己退缩时,强制自己前进,往前一小步,成功一大步!
第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控能力不是先天具备的,需要后天长时间磨炼才能逐步养成,意志力薄弱一定要克服急躁的心理,耐心地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向成功者学习吧,耐得住寂寞,持之以恒。马卡连柯说过:“不仅要善于期待并获得某种东西,而且要善于迫使在必要时拒绝某种东西。”增强自控能力,首先要增强纪律性观念,其次还需要具有自我强制能力,要谨防各种各样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迟到,第一次晚起,,,,最后要增强自控力,制定出具体计划,并严格执行。注重自我检查,自我监督。最重要的是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冲动,做情感的主人。
第三,顽强的意志来自不懈的坚持坚持是做任何事情必不可少的品质,有的人在学习中往往是三分钟热度,一开始积极性很高,甚至可以到达废寝忘食的地步,但一遇到困难就半途而废,缺乏自信心,缺乏善始善终的习惯。
我们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司马迁忍辱负重16年写下《史记》,苏武牧羊19年终完成使命回祖国,马克思呕心沥血40年完成《资本论》,,,
第四,顽强的意志来自于伟大的目标没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喊,哪有暴秦的灭亡,没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哪有后来一心为民的周总理。
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努力实施,就能自觉钻研科学文化知识,排除干扰,克服困难,达到预期目标!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科学的方法永远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