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被称为龙潜福地的雍和宫,为何成藏传佛教寺 [复制链接]

1#

雍亲王府久闻名,今日观游遂此行,精致牌坊灵气显,辉煌大殿鼓钟鸣。雍和宫最早叫雍亲王府,是雍正即位前的居所,也是乾隆皇帝诞生地,那么雍和宫是怎么变成一座喇嘛庙的?这里有一段错中复杂的故事。

乾隆皇帝登基后,曾对他一起从小长大的好友章嘉三世说,他想把父亲雍正皇帝的行宫,雍和宫改成传播藏传佛教的寺庙,准备在雍和宫开办扎仓,也就是佛学院弘扬佛法,章嘉三世闻言十分高兴,立即表示愿意竭力协助圣上修建寺庙,于是雍和宫的改建工程,在章嘉三世的主持下,轰轰烈烈地启动了。

雍和宫在明代是供太监住的宫房,到了清朝,雍正皇帝非常信仰佛教,他和康熙皇帝的国师章嘉二世来往密切,便把雍和宫的一半赐给了章嘉二世,作为黄教的上院供他在京城讲论佛法。

从满族问鼎中原,建立清王朝开始,扶持藏传佛教和政策,就成为基本国策,雍正是一个勤奋的皇帝,为巩固和稳定蒙藏局势,他不仅热衷于推崇佛教,还潜心苦读佛书,研究佛经,并在章嘉二世的指导下,达到了深通佛理的境界。

章嘉二世圆寂后,僧人们在西北方向,寻找到他的转世灵童,年仅四岁的若必多吉。成为第三世章嘉活佛,不久后青海地区发生叛乱,雍正皇帝发出急诏,火速把年幼的张嘉三世接到北京,在章嘉三世拜见雍正皇帝时,雍正抱起了小活佛,并特别允许他乘坐黄障马车,坐九龙褥教他满汉文字,学习宫廷礼节,让他跟年幼的弘历一起读书学习。弘历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雍和宫就是乾隆皇帝的诞生地,又因为这里出了两个皇帝,被人们称为龙潜福地,乾隆皇帝深知,利用藏传佛教是他镇坐京师,统领蒙藏地区最有效的办法,将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院,成了历史的必然。雍和宫是宏大昌盛和谐的宫殿,是弥勒菩萨的佛国净土,这片佛国净土的改建,历时六年告成。

建成的那一天,张嘉三世带领僧众,举行了三天三夜的开光仪式。

须弥山

在雍和宫大殿前,椭圆形汉白玉石座上有一座须弥山,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名山,据说是世界中心,是众山最高者,日月环绕着须弥山,须弥山顶部是帝释天,是世界最高的天,也是天堂的极乐之处,有四大天王护持。

如今的雍和宫内,供奉着三尊两米高的铜像,中间是释迦摩尼佛,他结痂跌坐。右手的手印是成道印,左手是禅定印,东边是燃灯佛,代表过去式的佛。

他出身时一切光明如灯,他的手印是转法轮印,表示修成正果,西边的弥勒代表未来佛。他双手成说法印,表示他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对天人地众生说法,表明从无限久远的过去,直到无限遥远的未来。

雍和宫建成后,每年熬粥五大锅,敬给佛祖,献给朝廷,然后是王公贵族和大喇嘛文武官员和本寺僧众,其余的施舍给平民百姓。

相传佛祖释迦摩尼佛云游四方,六年苦修,累倒在尼连河畔。被一牧羊女发现,他用米豆野果和牛乳熬成一碗粥,使得时迦摩尼佛恢复了体力,于当年腊月初八树下得道成佛,天地震动,天神云集,赞颂时迦摩尼成就佛道,从此腊八施粥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粥锅

帝王行宫被改建成藏传佛教寺庙的消息很快传到蒙藏,西藏君王马上献给乾隆皇帝一尊铜质鎏金浇铸而成的释迦摩尼佛像,乾隆皇帝亲自在上面题诗,并供奉在法轮殿中,也就是雍和宫内,在大经堂中央,伫立着一座佛像,宗喀巴大师像。大师下面的灯是长明灯,象征着佛法的光辉永传不灭。

那个时候的京城,钟鼓齐鸣,佛音袅袅,香火繁盛,与遥远的蒙藏遥相辉映,雍和宫这座藏传佛教寺庙的兴建,只是清代弘扬佛教的一个开始。

雍和宫是乾隆皇帝出生的地方,是他怀念父亲,祭奠先人的地方,更是他在俯仰之间,就完成了江山继续夙愿的地方。

今天的雍和宫,以其宏大的规模,清代帝王的宗教活动场所,以及历史上联系蒙藏统治者的重要作用而闻名于世,是名扬海内的藏传佛教寺庙,更是一处钟灵毓秀祈福圣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