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十多年,直到汉朝强大后才归国,他是怎么过来的?
我国的历史上有不少典故,关于小人、关于君子、关于帝王、关于英雄。我们能从这些典故中学到很多关于为人处世的道理,也能根据这里面的一些故事启示,调整某一个阶段的前进方向。而一般来说,几乎能够将一个民族的心都打动的故事,一定也是和民族相关的故事。
我们熟悉的古代社会的杰出贡献型历史典故都有什么呢?
屈原投江、霸王别姬、昭君出塞、苏武牧羊、文成公主进藏等等,这些示例随便哪一个出来,大多数国人都能说出其中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苏武牧羊”的故事,作为一个被俘虏十几年的汉朝使者,苏武再匈奴的那些年,都是怎么过的?
汉王朝与匈奴
在汉王朝时期,我国古代的民族纠纷相对严重,北方的匈奴一族始终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汉王朝和匈奴之间的战争从没有间断过。
在汉武帝在位的54年时间里,和匈奴之间的战争也相当多了。这一时期,多次有汉使来到匈奴刺探情况,而被扣留的也不在少数。但是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他们扣留汉使的目的是什么呢?不杀了的话,还得供养着这群人,没有什么道理啊!
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从小了来说,扣留汉使就相当于是在手里捏了人质,被派来的汉朝使者必然是深得汉王朝信任的人,同时也不会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芝麻小官,多少会有汉朝的情报,这当中的好处自是不必明言。
况且此时的汉、匈两国之间正值交战时期,相互打探情况在正常不过。而北方匈奴民族抢夺的主要目标,也是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要是汉朝的人来一个他杀一个,不正是进一步激化了两国的矛盾,要是终于激起汉王朝的强烈抵抗情绪,对于正处于落寞状态的匈奴来说并没有好处。
其次,这也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政治手段。两国来使虽然不会是小官,但也不会是太大的官职。而当这样的人来了匈奴之后,立刻就有机会封王封地,这是一次“质”的飞跃。
这样的事情无一不在时时刻刻向汉朝表明:来匈奴这边吧!财富、地位都可以给你。值就是一场典型的“心理战”,拉拢的不只是人心,还有人才。这当中就有苏武。
苏武牧羊
苏武在公元前年接到命令,奉命出使主动示好匈奴。他总共带了百余人名将士兵,当然还有王朝出面送达的礼物。但是当时的匈奴发生了内乱,苏武手下的副将张胜牵扯到了其中,结果兵败,来带着苏武和他们所带来的一行人全部在将要回国时被扣押。
打消了想要苏武等人直接处死的想法后,劝降就成了匈奴一方主要的方向。
第一次劝降,苏武直接拔剑自杀,当真一点后手都没有留,这就直接震慑住了当时的匈奴的单于,不由得感到敬佩。等到苏武伤势渐缓,又有已经归降的卫律继续劝说苏武,可以说是威逼利诱都用上了。
提及副将计谋败落后,治罪可以连做到苏武,被苏武一句“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给堵了回来。就算卫律用剑指着他也没有退缩,毕竟自己都已经动过一次手了。
后来卫律又阐明归降的好处:“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反被苏武大骂回去。于是规劝苏武投降一事,就这么搁置了下去。只得将苏武关在地窖中,不给任何食物,只是苏武只能咽下那些雪和掩盖住的皮毛,这才没有结束生命。
但是就是这样,苏武北匈奴人认为是神,不可以杀害。因此将他放逐到北方荒无人烟的地方,让他放一群公羊,等到羊产下幼崽,便可以回去。就这样,苏武开始了长达十九年的牧羊生活。
刚开始的五六年时间里,苏武只能在没有任何食物来源的地方找野鼠和草根食用。他时刻拿着汉节(皇帝授予的符节,是国家的象征,可以代表帝王)在北海牧羊,后来汉节上的节旄都落尽了。
还是善于的兄弟於靬王在北海打猎的时候,见苏武会矫正弓弩,非常喜欢这位汉朝的使者,所以为他提供了一段时间的衣食,病重时又赐下马匹牲畜和住的帐篷,苏武的生活才好一些。可惜后来於靬王病逝了,草原上又有其他的部落抢走了苏武的牲畜,他的生活依旧艰难。
这样的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着,北海每天都只有他一人带领几只越来越年迈的羊。后来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关系缓和,朝廷派来使者寻苏武的时候,匈奴一方还说苏武已亡;幸好天子狩猎时射下一只大雁,上面就交代了苏武的去向,这才寻得此人。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这里头珍贵的十九年,就这儿耗费在一场折磨中,归国后几乎是家破人亡,这当中的心酸又该怎么摆脱呢?
民族气节
有人疑问:苏武在匈奴期间,还娶妻生子了。这一件事情又该怎么说?
其实这个观点是有点偏激的。匈奴人为了相符汉朝的使者,几乎使用尽了一切办法。但是善于始终没有对苏武下达杀手,这是为什么?不正是因为其民族气节连敌方都被震撼到了吗?
苏武独自一人流放在寒冷的北方放牧,被逼着带领一群不会繁衍的公羊,这样的日子就几乎已经宣告了他没有归期。
后来李陵找过苏武,严明他在汉朝的家已经散了,妻子也已经改嫁他人;而苏武敬重的皇帝也因为一些小的过错斩杀了很多大臣,他又守得哪门子节?这无疑是诛心的消息,但是苏武依旧没有归降。
而李陵送他一个匈奴的妻子,也是希望他好过一些,哪怕只是日常生活上呢?何况没有人清楚当时的真实情况,整件事情发生的过程究竟如何,应该持意见保留态度。而“不取妻”和“不归降”之间,完全就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
在苏武牧羊的整个过程中,没有想象中的《牧羊曲》,陪伴自己的只有无尽的陌生的草原,和天寒地冻的苍茫他乡,自己归国遥遥无望。这里不止是思乡了,还有长期的屈辱与国仇家恨在里头。就算只当作故事说来,也依旧能感受到其中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可歌可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