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这部李连杰的成名作想必很多70、80甚至90后都记忆犹新,这部很“古老”的动作片,我看过不止五六七八遍。
由张鑫炎执导,中原电影制片公司制作,薛后、卢兆璋编剧,李连杰、于海、丁岚、计春华、于承惠联袂主演。
这是李连杰出道的第一部作品,一招一式都是戏,在没有特效渲染的当时,拳拳到肉的对决更让观众看到影人的诚意,一众配角也都是练家子,牧羊曲一传就是二十年,好片永远不过时。
影片问世后造成的轰动效应是多方面的,在那个电影票价只有两毛钱的年代,竟然创下1.36亿元的票房纪录,即有六亿八千多万人次看过该片!
这部电影成就了李连杰,也让千年古刹少林寺成了多少人心中的想往,当真是天下武功岀少林。片中的主题曲插曲耳熟能详,背景音乐也好听。一句台词“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记忆深刻。
七末八初大陆武术界的表演潜力足以让你惊叹,看看领衔阵容中有多少是首次上镜就表演得如此自然到位。于海于承惠计春华等一大批人甚至和李连杰一样成为电影明星。
这是一部把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传奇与一个为报父仇、出家学武的惊险故事掺杂在一起的优秀功夫片。
李连杰成功塑造出了觉远这样一位武功高强、匡扶正义的武僧形象,表达出了反对暴政、反对分裂、渴望统一的主题。
李连杰的表演让人有惊艳之感,在片中十八岁的他纯净可爱,但身背杀父之仇,其内心矛盾交织,在行为举止上就体现为善良和冲动的集合体。
剧中的主要演员都由我国武术界的精英出任,全部真人真戏,不用弹床不用替身,拍摄都是一镜到底,不靠特技剪接,给人以真实遒劲之感,为功夫片开创了一个新的时期。
《少林寺》真的很古老,给我的感觉也很古老,从武打的时候演员们“哈哈哈、呀呀呀”的叫声就可以知道,这真的是武侠功夫片的雏形模式,是对武侠功夫片的一次探索。
影片真实地再现了少林拳法动则轻灵、静则沉稳的武术风格和强调内外交修的武术精神。
片中有轻巧灵活、出其不意的“猴拳”,有柔中含刚、用法刁钻的“蛇拳”,有含而不露、凶猛异常的“鹰爪拳”,还有扑朔迷离的醉拳、醉剑、醉棍。
觉远练武的这个场景是在室内布景里拍摄的,因为它需要表现时间从夏天到秋天,再到冬天和春天的四季更迭。
饰演觉远的李连杰分别演示了拳术、棍术、枪术、剑术等不同的功夫技艺,加之慢镜头的运用,使其更像是一场武术表演。
片里还有些轻松闲暇的片段也令我记忆深刻,开始时那几个和尚为了捉青蛙熬粥给觉远吃,几个秃头重重撞在一起,声音清脆,也挺有趣。然后是另一个老和尚跳将出来呵斥责问。那几个和尚狡辩说:我们练蛤蟆功。
还有刚剃度完的觉远学武时,看到学练功枯燥且耗时太长,咋舌不已:天天跺脚练功,要练多少时候?
通过这些轻松的情节,不仅协调了整部影片的节奏,更是把少林寺和尚从一个制高点摆到了普通人的地位,更容易引起观众们的共鸣和喜爱,让李连杰当年这部处男作红透大江南北!
《牧羊曲》的优美犹如潺潺溪水,叮当作响,沁人心肺,据说那时这首歌传唱甚广。和刚劲的《少林少林》结合起来,是整个影片更富节奏韵律感。音乐的选取和使用也是《少林寺》的一大亮点
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武打片,多少人因此痴迷上了少林武功,当年的大街小巷,跟着比划的大人孩子不在少数,前往少林学武的人都不在少数,这是一部现象级的影片,给中国电影增添了一抹亮色。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一部划时代的武打电影成就一位国际巨星,怀念那个时代,也希望中国电影可以赢来更好的时代,有更多优秀的影片出现,再现“百花齐放”的电影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