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植树的牧羊人诗歌版没有牧羊人的阿尔卑 [复制链接]

1#

能否基于《植树的牧羊人》这篇文章的理解,创作一首现代诗?这是我前两天跟钱老师讨论这篇文章时,突然冒出的一个想法,于是,就用了两节课实践了这个想法。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基于四点认识:1.《植树的牧羊人》节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2.绘本的语言往往比较诗意;3.《植树的牧羊人》的语言本身就充满着诗意;4.这位牧羊人本身就是一个诗性的形象,充满“天空性”,带领人类从“石头”飞向“天空”。

于是,我在课堂上布置了第一个任务:默读课文,圈出关键词语,画出关键语句,5分钟;第二个任务:完成课后思考题第一大题的表格,5分钟;第三个任务:基于你圈画出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和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创作一首现代诗,角度自选,题目自拟。同时提醒了现代诗创作的几个要素。

板书1:现代诗创作的几个要素

第一节课学生作品呈现

1.孤独

占和

第一颗橡果种下了

第一颗种子发芽了

热汤也喝完

清清冷冷

清清冷冷

第一只羊走了

第一只蜂来了

树已长高了

冷冷清清

冷冷清清

第一个人来了

第一寸土肥沃了

幸福已来了

安安静静

安安静静

评:我被这首诗的“了”和叠词给惊艳到了。“种下了”“发芽了”“走了”“来了”“来了”“肥沃了”,构成了诗歌节奏的递进,生命的递进,当一切都来了的时候,牧羊人也就差不多走了,他曾经走过的路已不再“冷冷清清”,可他留下了一个“安安静静”的世界。叠词的运用,在听觉的基础上叠加了内心的感觉,延长了诗歌的意味空间,做得很好。但疑惑之处是:为何树已长高了,还是冷冷清清?

2.很久

周子墨

评:角度好,以牧羊人为第一人称叙事;“很久以前”、“很久以来”、“很久以后”构成了时间顺序的递进与变化,显得不单调;结尾有力:再也没有光秃秃的土地。

课后作业

再读课文,回去修改自己的诗,下一节课交流

第二节课

小组交流分享

对照标准

组内推荐一首诗

交流展示

板书2:现代诗创作的几个要素(推选标准)

1.孤独

占和

评:第二节的“冷冷清清”在*一哲同学的建议下改为了“叽叽喳喳”,树长高,鸟来了;鸟来了,开始叽叽喳喳了;自由而美好。

2.高原上的人

陈席思

这被荒地占领的高原

高原中唯一的泉水

多么清澈

多么无私

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不停地

不停地

用独特的手工刀

雕刻着这无人欣赏的作品

终于

来了一位观众

但他心中却毫无波澜

观众看着这艺术品

从无到有

心中波澜壮阔

艺术家走了

艺术品却还在

因他

因它

受益的人

早已无数

评:这首诗的开头,我很喜欢。让我想到了诗人张执浩的《高原上的野花》。

高原上的野花

张执浩我愿意为任何人生养如此众多的小美女我愿意将我的祖国搬迁到这里,在这里,我愿意做一个永不愤世嫉俗的人像那条来历不明的小溪我愿意终日涕泪横流,以此表达我真的愿意

做一个披头散发的老父亲

评:植树的牧羊人已经将他的祖国搬迁到这里,在这里,我愿意做一个永不愤世嫉俗的人,像那条来历不明的小溪,我愿意终日涕泪横流,最后,自己也流成了这高原不毛之地上的神秘泉水。

3.植树牧羊人(建议标题改为:荒芜人)

王子浩

初遇牧羊人

无边无际的荒野

野兽吼叫

荒芜人

我初遇了那位植树的牧羊人

我们分离回到了属于自己的世界

分离许久

去见了那位故人

他不在这儿了现在

荒芜人

繁花似锦

终归是场梦

在不毛之地种下了美好的世界

评:课堂上,我问子浩,荒无人后面是不是少了一个字,他说没有;是不是荒无人烟,他说,不是,就是荒无人。妙,太妙了!最喜欢荒无人这三个字。无人,故荒。野兽吼叫,故野。荒无人——无边无际的荒野,无边无际的荒野——荒无人。广阔的孤寂,悬置。太棒了!有荒无人再到“我”的出现,似乎打破了这个孤寂,但很快我们又分离。我们都回到了“自己的世界”,这五个字真是不不自觉的妙笔,却写出了大千世界,在这大千世界的洪流中,“荒无人”转变为“荒芜人”。繁花似锦,终归是场梦。经历了一切之后,荒芜人又回归荒芜,可是他却在不毛之地种下了美好的世界。他不是人,他是神。

4.狼藉后的伊甸园

金芊孜

第一次

这里是荒无人烟

一片狼藉的废墟

你就这样默默地

种下一颗颗种子

也许你认为,这片土地

将是狼藉后的伊甸园

后来啊

你播撒的种子

生根发芽长成小树

你还是那么沉默寡言

用你的双手造就树林

也许你坚信,这片土地

将是狼藉后的伊甸园

最后

小树长成了参天大树

它们像你一样默默地

承受风雨暴雪在这片

树林里有动物,溪流

不再有废墟

是你艾力泽·布菲

创造了这狼藉后的伊甸园

评:我问芊孜,伊甸园什么意思。芊孜答:美好的世界。——漂亮!于是,我就不再说了。

5.牧羊人

没有牧羊人的阿尔卑斯是没有色彩的

评:忘记了该首诗的作者。但选用其首句:没有牧羊人的阿尔卑斯是没有色彩的,作为结束语。附加一句:没有经过凝视的世界是灰色的。有了诗歌的观照,这个世界会不会更明亮了一些。

-end-

没有牧羊人的阿尔卑斯是没有色彩的

没有经过凝视的世界是灰色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