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介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画在墙上的连环画
TUhjnbcbe - 2024/3/11 18:30:00

波提切利在梵蒂冈大显身手,留下了数件巨幅作品,包括《惩罚可拉、大坍和亚比兰》《魔*诱惑基督》和《摩西的考验》。

这些巨幅委托画作让波提切利赚得盆满钵满,尤其是《摩西的考验》,无论是构图之精巧、用色之平衡都标志着波提切利的绘画才能已经得到全面施展。此时的波提切利,正处于艺术生涯的巅峰期,他的名气已经比他的老师利皮还高了。

《魔*诱惑基督》波提切利,—年,西斯廷礼拜堂,梵蒂冈《摩西的考验》波提切利,—年,西斯廷礼拜堂,梵蒂冈

波提切利的这张《摩西的考验》完全是一幅可以“读”的画。按照刚才说的故事,我们会发现画面中有一个穿着“*绿配”袍子的男子出现了很多次,这便是主人公摩西。

让我们按顺序来欣赏整幅画作。画面当中的故事在顺序上,大致上是从右向左推进的。

首先,摩西在整个画面的右下角杀死了正在欺负他的同胞的埃及人;然后,他从画面右侧居中的位置逃跑;在往左逃的路上,拿棒子打了一个穿红袍的牧羊人;随后他又往下走,提桶给羊喂水,故事到这里似乎告一段落了。

然而画家笔锋一转,摩西在画面上方把绿袍脱下,只穿着*袍在那儿脱鞋,然后向左到树丛中聆听上帝的旨意。最后,他穿回了自己的绿袍,带领着群众往画面左下角的边缘走去。

在这件作品中,波提切利讲故事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既把摩西在真正“出埃及”之前的故事讲得明明白白,又照顾到整个画面的平衡感,使得数段故事可以融为一体。如果不了解内情仔细观察,还会以为这画的就是同一时空背景下的某一个瞬间。

画面当中充满了波提切利在把握这种“统一感”和“故事性”的平衡时的巧妙用心。

只要观众意识到整幅画讲的是“摩西的故事”,在看的过程中就不太容易眼晕。剧情中的两段打斗都截取了击中对方之前的瞬间,避免单个场景过于血腥,破坏整体观感。在“感情戏”一段,两个姑娘一个正脸,一个背身。

一般来说,给正脸的角色是主角,由此我们就知道了摩西最终娶的是哪个姑娘。摩西跟上帝交流的桥段安排在左上角,这是因为这个位置距离“天空”最近,也就是离“上帝”最近。

同时,摩西在这个桥段中换了衣服,暗示此时的他不再是那个一身正气的英雄摩西,而暂时换了个身份——一个安分守己的牧羊人。最终摩西接受使命、带领人民时,他又换回了衣服,也担起了以色列人的救世主的角色。

除了人物的位置安排,波提切利在背景的运用上也非常讲究。摩西逃跑那段是非常典型的“近大远小”,而在画面中部的矮墙、绿树和山坡,则将“青年好汉摩西”“中年牧羊人摩西”和“人民英雄摩西”巧妙地分开,既条理清楚,又不会将画面割裂成好几块。

尽管波提切利并不是第一个画“连环画”的艺术家,但他的这幅作品,在同一类型的创作中也算是尺幅巨大、整体感觉相当平衡的佳作。

1
查看完整版本: 画在墙上的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