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个小姑娘,一家人住在混乱的街道里。突然有一天,小姑娘穿了一条漂亮的新裙子。妈妈看到美丽的女儿,就想着给她做一顿好吃的。
妈妈做了一桌子的美食,还给桌子铺了一块干净的桌布。爸爸看到小姑娘的新裙子和干净的家,觉得女儿值得更好的房子。
紧接着,爸爸动手给家里重新粉刷了一遍。就这样,一个有着漂亮颜色的房子,一个穿着新裙子的漂亮小姑娘,出现在混乱无秩序的街道里,悄悄地改变着周围的人:刚要说脏话的公交司机看见小姑娘,微笑不语;捣蛋的同学们看见小姑娘,收回了挥舞的拳头;邻居们看见小姑娘和她的新家,纷纷效仿......整个街道短时间内变得干净、整洁与文明。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可能会觉得是童话故事,我对此却深信不疑。这符合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一个正向的情境能够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我们如何才能创造正向情境呢?在《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8版这本书中,有对我们普遍适用的心理学方法,这本书被称为“比小说还要好看的心理学入门经典”。
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不妨从这本书入手,大量通俗有趣的案例,简单易懂的心理学知识点,会让你爱不释手。
从根本上来说,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现代心理学主要有6个视角:生物视角、认知视角、行为视角、全人视角、发展视角和社会文化视角,每一个视角都有关于心智和行为的新概念。
其中,社会心理学的核心观点是:我们的行为通常会符合社会情境,当我们面对周边不熟悉的情境时,会习惯性地参考周边人的行为。这也解释了我们或者他人的一些日常行为,言行不一或许是社会环境的结果。
开头故事里混乱的街道变为整洁的街道,是因为社会系统对情境的影响,情境也会影响行为。因此为了达到正向的结果,我们需要创造正面的情境。
津巴多认为创造正面情境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给自己创建相对真实的情境。比如,你想拥有一个自己的房子,那么,此刻起,你就可以想象自己未来房子的模样。大到房子的外观,小到家居装饰。相信相信的力量,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第二,开始行动。为了让你脑海里的房子生动具体,你要把理想中的房子的一切相关图片打印出来,每天看着它们,长此以往,属于你的房子会变得越来越真实。你会有动力进一步行动,提升主业能力以及开拓新的副业来增加收入。
第三,坚持下去。创建真实的情境只是一个前提条件,最根本的是需要我们长期行动。《诗经》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就像《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的主人公圣地亚哥,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天命,排除万难,最终发现了属于他的宝藏。
很喜欢《牧羊》书里的一句话:“当你想要某种东西时,整个世界都会形成合力帮你完成。”这其实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一种正面的心理情境。当我们真正开始了解自己内心时,我们也会发现自己的天命。
在《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一书中,有十四大章节,每一章从故事开始,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心理学中的核心概念,比如意识状态、动机与情绪、人格、心理障碍等,每一章结尾还有批判性思维的应用,帮助大家活学活用。
不管你是心理学入门小白还是老手,都可以从这本书里受益良多,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