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介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献给舒曼一缕芳香的花旅德女高音歌唱家曹金
TUhjnbcbe - 2025/1/5 22:43:00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里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原创主持人小铃经典

“我无法告诉你,跟器乐比起来,为声乐创作是多么令人快乐的事。每当我坐下来开始工作时,这份快乐就会在我心中荡漾。”——舒曼

今年是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诞辰周年,为此,经典《名家与音乐》邀请旅德女高音歌唱家、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曹金教授分享她演绎的罗伯特舒曼的艺术歌曲。

作为德国浪漫派作曲家,舒曼一生为人类留下了余首艺术歌曲,他的作品歌词多采用精美的诗歌,艺术价值极高,侧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曲调优美、意境深邃。在他的笔下,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得以再度升华。

《我的玫瑰》

选自曹金《德奥艺术歌曲专辑——爱之歌》

主持人聆听感言:“这样的歌声让我想到了一种场景,阳光洒落在全身,有花,有一壶暖茶,空气当中飘荡着曹金老师轻柔的歌声。这歌声是那样宁静、空灵、委婉,带着忧郁。喜欢和这样的歌声相拥,喜欢听歌声里的人诉说”。

继上一次出版《德奥艺术歌曲专辑——爱之歌》之后,曹金近期推出德国作曲家舒曼的艺术歌曲集,并取名“忧郁”。

Q

舒曼的声乐作品清新、优美、深邃,为什么你会将这张专辑取名为“忧郁”?

曹金:取名“忧郁”源于我对这套艺术歌曲中所描绘的悲观主义色彩的一种感伤。舒曼与克拉拉的旷世之恋虽然最终情人终成眷属,但却历经波折。

正是这来之不易的爱情激发了舒曼的创作源泉。仅在他们结婚这一年,舒曼就创作了首声乐作品,其中包括献给克拉拉的结婚礼物《桃金娘》(Myrten,Op.25),还有根据海涅诗歌创作的《诗人之恋》(Dichterliebe,Op.48)和根据沙米索诗歌创作的套曲《妇女的爱情生活》(FrauenliebeundLeben,Op.42)。

舒曼在这一年是幸福的!然而,尽管音乐能将他们的爱情装点得诗情画意,但他们仍旧没能避开“苍白、不幸”的命运。年,舒曼死于精神分裂,年仅46岁,他只在人间与克拉拉共度了16年“诗与花的生活”。正因为如此,我选择了专辑中出现的一首同名歌曲Melancolie(忧郁)作为标题。

Q

专辑中包括舒曼的《六首诗和安魂曲》。这一套作品并不为大家所熟知,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曹金:这部套曲是舒曼在移居杜塞尔多夫之前,于德累斯顿的家中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Op.90。六首诗的创作者NikolausLenau(尼古拉斯雷瑙,-)是奥地利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也是德语文学中悲观主义的典型代表。舒曼和雷瑙性情相投,他们的作品都具有忧郁的情怀,同样英年早逝,同样死于精神错乱。

曹金与钢琴大师Eisenlohr教授、录音大师陆小幸先生的工作合影

雷瑙的六首诗分别为:铁匠之歌、我的玫瑰、相逢与离别、牧羊女、孤独、郁闷的夜,取自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集,雷瑙本人仿佛也是舒曼音乐创作的最佳搭档,他们二人曾经一起研究海涅的诗歌,因为海涅的作品仅仅通过简单的语言就能唤起微妙而深刻的情感,这也与他们二人忧郁的创作风格相吻合。

舒曼于年7月完成了这套作品,它们相对于舒曼年多产的艺术歌曲来说,是较少为人们所熟知的,但在诗歌和音乐的融合方面同样出色,这也正是我为什么要录制和翻译这套作品的原因。

曹金编译的《罗伯特.舒曼艺术歌曲选》

《安魂曲》

舒曼为雷瑙创作的挽歌《安魂曲》(Requiem),由旅欧女高音歌唱家、华东师范大学曹金教授演唱,德国钢琴家、科隆音乐学院教授乌尔里希.爱森劳尔演奏

据史料记载,年8月,舒曼惊闻诗人雷瑙去世(实际上雷瑙三周后才真正去世),悲痛之余,选择了六首雷瑙意境深邃的诗作为歌词,同时选取《旧天主教诗歌》中爱洛伊斯对阿贝拉德去世所唱的哀歌,创作了一首《安魂曲》放在套曲的最后一首,以悼念友人。

这种提前哀悼的举动仿佛是有预言性的,年8月25日在该套作品首演当天,传来了诗人雷瑙突然离世的噩耗。这让原本就敏感的舒曼自责和愧疚,他认为是自己在套曲中加入的《安魂曲》无意间敲打了催命的钟声。

当他走出悲伤情绪以后,为了使人们永远缅怀这位可敬的诗人,舒曼竭尽全力地宣传雷瑙和他的诗歌,并在后来出版了这套作品。

《铁匠之歌》

《铁匠之歌》(LiedeinesSchmiedes)作于年,选自雷瑙的诗作《浮士德》,他的创作受到歌德《浮士德》的深厚影响,诗的每一部分都有一个标题。

这里写的是浮士德与铁匠的对话,以民歌的形式出现。舒曼的音乐以钢琴带有重音标记的和弦出现,代表了铁匠为马儿钉马蹄的敲击声和铁匠工作时单纯朴实的欢乐,旋律简单易记。这看似是一首伴随着铁匠锤子敲打的简单歌曲,却唤起了人们对于通往天堂的幻境,小马驹也成了生命和永恒之间的媒介。

这首歌曲可以与舒伯特许多类似的歌曲相媲美(如《渔夫之歌》、《耕人之歌》等),它同时也是德国炼铁时期的成功作品。

《铁匠之歌》节奏清晰,富有画面感,尤其是最后一段歌声和琴声的减弱,仿佛感觉到了马儿在渐渐远去并慢慢消失在树林里的场景。

《相逢和离别》

这部套曲的第2首《我的玫瑰》(MeineRose)充满了痛苦的爱和天鹅绒般的柔和。第3首《相逢和离别》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与爱人离别时的心碎和不舍。整首曲子充满了朴实的忧伤,诗人和作曲家都通过脑海中朦胧的感觉去品味那耐人寻味的失恋与苦涩。

《牧羊女》

第3首歌曲结尾的降G和弦异名同音地转换到升F和弦,这个和弦又是第4首B大调《牧羊女》的属和弦,这表示舒曼确实是把雷瑙的作品看作是一整套相关联的诗集来创作的。

《牧羊女》的诗歌源于古老而浪漫的阿尔卑斯山脉,选自雷瑙早期作品集“Reisebltter”(旅行的叶子)。它讲述了一位牧羊女孩一边照顾着羊群,一边吟唱着动人的歌曲,然而她终将离开这里,无论是结婚还是死亡。

歌曲的旋律纯粹、简单;当音乐在描写山笛、牛以及它们的对话时,声乐与钢琴相互交织。结尾的时候,歌曲在属和弦的减弱中结束,就像在山谷中荡漾并逐渐消失的回声,引出了不可预测的死亡。

《孤独》

第5首《孤独》(Einsamkeit)和谐地转变为降E小调的主音。这首歌曲在短短的三分钟内展示出舒曼过人的创作才华,它是整部套曲的核心。

舒曼采用转调的手段使音乐发生变化,和谐与不和谐交替出现刻画出一个失恋者的内心世界,就像是一块沉默的木头。音乐表现出他的哀叹,却又坚持不懈地寻找爱的精神之源,歌曲情绪在经历了片刻的宣泄之后,又重新回到绝望的边缘。整首曲子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动机而创作,在下行中将半音升高表现出一种悲痛的情绪。音乐最后落在了降e小调。

《郁闷的夜晚》

第6首《郁闷的夜晚》(DerschwereAbend)或许是舒曼所创作的所有歌曲中最忧伤、沉痛和空灵的。

它的开场箴言是给套曲《诗人之恋》中《我在梦中哭泣》一个低调的呼应,表现了作曲家对失去爱情感到极度的失望和痛苦,舒曼在这部套曲中用这首曲子来形容自己。

它与《我在梦中哭泣》有很多相近之处,连接这两首曲子的词语是“恶梦”,就像舒曼在读雷瑙的诗时仿佛经历了一场可怕的梦。作品中钢琴和声乐的紧密交织加剧了歌曲不祥的压迫气氛,我们可以感受到一对不幸的夫妻互相折磨对方,他们暗中祈祷死亡能带来解脱。

尼古拉斯雷瑙的诗是忧伤的,然而舒曼的音乐创作却充满了真心和诚意,因为在他的脑海中有一个群体是伟大的、相爱的人们,这其中包括作曲家本人和克拉拉。

舒曼将最后一首《安魂曲》作为雷瑙的挽歌,改变了雷瑙诗歌中的复杂关系。也许正如《安魂曲》中的主人公爱洛伊斯向她心爱的阿贝拉德致敬一样,这是死者灵魂深处对天堂的向往和憧憬。虽然诗歌的出处不同,但最终通过音乐将它们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终止。

节目预告

更多内容将在9月20日12:00的《名家与音乐》节目中播出,并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献给舒曼一缕芳香的花旅德女高音歌唱家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