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集
圣地亚哥打开褡裢,看看里面,或许还有点在船上吃剩下的三明治。然而,他只找到那本厚书、那件外套和老人送给他的两块宝石。
一看到宝石,他顿时觉得轻松了许多。他用六只羊换来了这两块宝石,它们是从一面纯金胸牌上取下来的。他可以卖掉宝石,买一张回程的船票。这回我可得机灵点,男孩一边想,一边将宝石从褡裢里拿出来,藏进衣服口袋里。这里是港口,这是那少年对他说的唯一一句真话:凡是港口,总免不了盗贼充斥。
现在,他明白了酒吧老板发脾气的原因:那老板试图告诉他不要轻信那个少年。我和别人没什么两样:总是以理想的眼光看待世界,以为事情会按理想的方式发展,而不会用现实的眼光看待世界,看不到事情真相。他想。
圣地亚哥再一次察看那两块宝石,小心翼翼地依次抚摸它们,感觉到了宝石的温度和光滑。这是他的一笔财富。单是摸摸它们,心里就踏实了许多。宝石让他想起了那位老者。
“当你想要某种东西时,整个宇宙会合力助你实现愿望。”老人曾这样对他说。
圣地亚哥很想弄明白那句话是否真实。他正站在一个空荡荡的市场上,身无分文,今晚也没有羊群需要他照管。然而,他曾遇到过一位王,这宝石就是明证。王知道他的经历,知道他父亲有支枪,还知道他的第一次性经验。老人还告诉他:“这两块宝石是占卜用的,名叫乌凌和图明。”男孩将两块宝石放回褡裢,他决定做个试验。老人说过,问问题要清楚明白,因为宝石只对知道自己欲求的人起作用。
男孩先问,老人对他的祝福是否依然有效。
他掏出的是那块意味着“是”的黑宝石。
“我能找到我的财宝吗?”男孩又问。
他把手伸进褡裢,刚要拿起一块宝石,两块宝石却从一个破洞漏了出去。男孩从未发现他的褡裢有破洞。他弯腰去捡乌凌和图明。但是,当看到掉在地上的宝石时,他脑海里又浮出另一句话。“要学会尊重预兆,循迹而行。”麦基洗德曾说过。
这是个预兆。男孩暗自笑了。然后,他从地上捡起那两块宝石,放进褡裢。他不想把那破洞缝上,只要宝石愿意,尽可以从那里溜出去。男孩已经明白了,有些事情是不应该问的,不能逃避自己的天命。我曾许下诺言,自己的事自己作决定,他暗自思忖。
宝石已经告诉他,老人并未抛下他不管,这令他信心倍增。他重新环顾了一圈空荡荡的市场,先前的绝望已经荡然无存。这不是陌生的世界,这是个崭新的世界。
其实,他期望的恰恰就是认识新天地。即便永远到不了金字塔,他也比任何一个他认识的牧羊人走得远。要是他们知道两个小时船程的地方,竟有这么多新鲜事物,该作何感想啊?
展现在他面前的新天地虽然只是个空荡荡的市场,但他已经领略过了充斥市场的勃勃生机,并永远不会忘怀。他想起了那把宝剑,看它一眼所付出的代价可谓高昂,但他毕竟见到了他过去从未见识过的稀罕物。他突然觉得,被骗之后,他可以像个倒霉的受害者一样看待世界,也可以像个寻宝的冒险家那样观察世界。
在筋疲力尽,进入梦乡之前,男孩想:我是个寻宝的冒险家。
有人把圣地亚哥捅醒了。刚才他在市场里睡着了,这会儿广场正重现生机。
他四下张望,寻找着他的羊群,后来才意识到此刻正身处另一块土地。他不但不觉得伤心,反而感到高兴。不必继续寻找水源和草场了,他要去寻找一笔财宝。他身无分文,却对生活充满信心。他已经在头天晚上作出了选择,要效仿他经常阅读的那些书中的人物,当个冒险家。
男孩不慌不忙地在广场上溜达着。商贩们纷纷支起售货棚。男孩帮一位甜食商贩支起货棚,那商贩脸上露出不同寻常的笑容:商贩很高兴,在生活的激励下,即将开始一整天的劳作。笑容使男孩想起了那位老者,就是他先前认识的那位神秘的王。这个甜食商贩没有制作甜食,因为他想去旅行,或者想跟一个商人的女儿结婚;这个甜食商贩正在制作甜食,因为他喜欢这份工作。男孩想着这个,发现老人能做的事,他也能做到。比如,知道一个人是在接近还是远离其天命,只需观察一下他就行。这很容易,而我以前却从未察觉这一点,男孩想。
搭好售货棚子之后,甜食商贩把做好的第一份甜食给了男孩。他心满意足地吃了,谢过商贩,继续往前走。走出一段路之后,他才想起,两人在搭售货棚子的时候,一个讲阿拉伯语,一个讲西班牙语。而他们却完全理解了对方的意思。
除了语言之外,还存在着另外一种表达方式,男孩想,我已经在羊群身上体验了这种方式,现在正在人类身上体验这一点。
他正在学习一些新的事物。这些事物他以前曾经体验过,但是,仍然是新事物,因为他当时对所经历的这些事物熟视无睹。之所以熟视无睹,是因为对它们习以为常了。
要是我掌握了这种不用语言的表达方式,我就能解读整个世界。
“万物皆为一物。”那位老人说过。
男孩决定不慌不忙、心平气和地在丹吉尔狭窄的街巷中转一转。只有以这种方式,他才能发现所有的预兆。做到这一点需要极大的耐心,不过耐心是一个牧羊人首先要具备的品质。圣地亚哥再次发现,在这个陌生的地方,他正运用着羊群教给他的经验。
“万物皆为一物。”那位老者说过。
水晶店的老板眼瞅着天放亮了。每天早晨,他都会一如既往地感到心烦意乱。他的店铺在一座山丘的顶部,几乎三十年了,一直在这个地方,很少有人光顾。现在作任何改变都为时已晚,他这辈子唯一的本事就是做水晶生意。过去有一段时间,很多人知道他的商店,有阿拉伯商人,有英国和法国的地质学家,还有口袋里从不缺钱的德国士兵。那年头卖水晶风险很大,他曾盘算着发财,在晚年的时候有美女相伴。
尔后,好景不长,风光不再。整座城市都是这样。休达市发展得更快,超过了丹吉尔,商机随之发生变化。邻居纷纷搬走,山丘上只剩下少数几家店。由于商店太少,很少有人到山坡上来了。
但是,水晶店老板别无选择。三十年来,他一直靠卖水晶维持生计,现在改弦易辙为时太晚了。
整个上午,他都在望着行人稀少的街道。这种情形已经有些年头了,他甚至熟知每个行人的作息时间。
还差几分钟就该吃午饭的时候,一个外国男孩在水晶店的橱窗前停了下来。他的穿着很平常,阅历丰富的水晶店老板认定男孩没钱。老板决定回到店里稍等片刻,待那男孩离去后再吃饭。
商店门上的一张招贴注明,这里可以讲好几种语言。圣地亚哥看到了柜台后面那个男人。
“如果您愿意,我可以把这些水晶器皿擦干净。”男孩开口道,“像现在这副样子,没人愿意买它们。”
那男人看着圣地亚哥,没说话。
“作为交换,您得管我一顿饭。”
那男人仍旧沉默着。男孩觉得必须自己作决定了。他的褡裢里有一件外套,在沙漠里用不上了。他拿出外套,开始擦拭那些器皿。他用半个小时擦干净了柜台里所有的器皿。在这段时间内,进来过两个顾客,买了水晶制品。
全部擦完之后,男孩要求那男人管他一顿饭。
“咱们吃饭去。”水晶店老板说。
老板在门上挂出一块告示牌后,便和圣地亚哥来到山丘顶部的一间小酒吧。里面仅有一张桌子,他们刚一落座,水晶店老板就笑了。
“其实什么也不用擦。”他道,“《古兰经》规定必须给饥饿的人饭吃。”
“那您为什么不阻止我呢?”男孩问。
“因为那些水晶脏了。而无论是你还是我,都需要清除头脑里的坏念头。”
吃过饭之后,水晶店老板对男孩说:“我希望你在我店里打工。今天你擦水晶的时候,进来了两个顾客,这是个好兆头。”
人们总是谈论预兆,男孩想,但却不知道自己在谈什么。我也一样,没意识到许多年来,都在用一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同我的羊群交流。
“你愿意为我干活吗?”水晶商人问。
“今天可以。”男孩回答说,“天亮前,我会把店里所有的水晶都擦干净。作为交换,我需要盘缠,明天我得赶到埃及。”
水晶商人笑了。“哪怕你一整年都给我擦水晶,哪怕你从每一件卖出去的商品中都能挣到可观的佣金,仍必须借一笔钱才能去埃及。从丹吉尔到金字塔,要穿过几千公里的沙漠呢。”
一时间,周围一片寂静,似乎整个城市都静止不动了。集市里的货摊、商人们的吵闹、爬到清真寺尖塔上诵经的人、剑柄上镶着宝石的漂亮宝剑,全都不复存在了。希望和冒险、老迈的王和天命、宝藏和金字塔,全都不复存在了。仿佛整个世界都停滞了,因为男孩的心已经死了。
保罗·柯艾略,巴西著名作家,生于年8月24日。年出版著名寓言小说《theAlchemist》中译名《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全球畅销万册,被翻译成为68种语言,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