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原创基地卫飞鸿原创歌曲铜雀台原创风雅阁
TUhjnbcbe - 2025/1/27 18:34:00

原创基地

原创风雅阁诗社、白居易诗友会、中国诗歌春晚新郑组委会-08-:21发表于河南

盛典

配图1

《铜雀台》

词曲唱:卫飞鸿

翻唱:汤尧

大汉江山风雨中飘荡

兵荒马乱的世上何处是桃源

我起义兵诛除凶与顽

南征北战的岁月倥偬三十年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谁来相唱和

太阳底下的朝露谁不是过客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旋律多曲折

功过荣辱的一生像这一首歌

东临碣石骑马观沧海

迎面萧瑟的秋风我心潮澎湃

煮青梅酒品世间奇才

天下英雄你与我余者何足道哉

筑铜雀台住我所爱在动乱年代

当我老去化尘埃你怀抱向谁开

三分天下二乔安在一个人感慨

人走雀去的楼台那往事依旧在

人走雀去的楼台故事传千载

配图2配图3铜雀台歌曲配图4

此歌创作速度较快,写词用了八个小时,谱曲用了一个小时。获得了众多朋友喜爱的这一首歌,背后是近30年的三国情结。幼小识字不久就翻《三国演义》,十余岁读陈寿《三国志》,后熟悉汉魏时期所有诗歌并写下论文。

写《铜雀台》,要知悉其政治意义、社会意义与建造者曹操的情感所系。一代枭雄弥留之际嘱咐妻妾在他走后“分香卖履”,后来学者众说纷纭,我个人认为这是曹操的真情流露(这点我与东坡先生的见解罕见的恰好相反),“铜雀台”也在孟德的遗言之后,被赋予了特殊内涵。

如今,无论是魏王还是他的妻妾,抑或是曹植著文赞颂过的精美绝伦的“铜雀台”,都早已灰飞烟灭、如飞鸿踏雪一般难寻踪迹;所不朽者,唯忧心妻妾将来命运的“分香卖履”遗言里的那一份真情耳……故谱此曲,为真情立传。人生于世,唯真情最贵,唯作品最真;余者,何足道哉……

感谢所有喜欢这首歌、音乐之路帮助我的众多老师、朋友们,爱你们!期待以这首歌结识更多音乐路上携手前行的朋友!

卫飞鸿音乐艺术简历

卫飞鸿,原创音乐人、作家。创作范畴包括诗歌、散文、歌词、作曲、小说、文学批评、流行音乐评论、古典诗词评论、电影评论、历史人物研究、市场营销著作(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等。著有中国风、古曲、流行、摇滚、爵士、rap等多种音乐风格的词曲作品余首,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评论60余万字。音乐作品厚积薄发,以20年时间磨一剑,自少年时立志成为罗大佑、李宗盛、童安格、齐秦、崔健似的优秀词曲创作人起,从未放弃梦想。年,卫飞鸿创作的励志歌曲——《鸿》,荣获文化部大众音乐协会“音乐.中国杯”全国歌词金奖、演唱铜奖双项大奖(评委阎肃、金铁霖、张藜);

年,卫飞鸿创作的励志歌曲——《铜雀台》,荣获文化部大众音乐协会“美丽中国”音乐大赛全国词曲金奖、演唱银奖双项大奖(评委王立平、阎肃、李谷一、金铁霖等);

年十一月,卫飞鸿论语书法获“首届中韩孔子文化节书法展”国际金奖。

年十一月,卫飞鸿创作的歌曲《雪月风花》荣获华为集团公司全国征歌大赛优秀奖;

年,卫飞鸿创作的中国风歌曲——《风雪夜归人》,荣获文化部大众音乐协会“建国杯”音乐大赛全国“词曲金奖”双项大奖;

年,卫飞鸿创作的中国风歌曲——《鸿门宴》,荣获文化部大众音乐协会“抗战胜利70周年”音乐大赛全国“词曲金奖”、“青年歌手演唱金奖”与“中国词曲创作杰出成就”三项大奖;

年,卫飞鸿创作的中国风歌曲——《雪月风花》,荣获国家文化部备案首届“唱响中国”音乐大赛全国“中国歌曲最佳词曲与演唱金牌”荣耀大奖;

年8月15日,卫飞鸿创作的歌曲——《娶你过门》,荣获国家文化部备案第二届“唱响中国”全国音乐大赛“中国歌曲最佳词曲与演唱金牌”荣耀大奖;

年,卫飞鸿作曲的童谣《爸爸妈妈小娃娃》荣获东莞市政府部门举办的童谣创作优秀奖;

年,歌手张婧函演唱卫飞鸿创作的歌曲《幸福的日子似花开》在北京荣获全国“国庆70周年少儿演唱金奖”;

年,卫飞鸿创作的中国风歌谣《三分天下》名列腾讯集团全国征歌大赛前八强;

年,卫飞鸿参加中国著名音乐栏目——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海选并多次晋级;

年6月,卫飞鸿受邀饰演世界制造之都一一东莞松山湖高端科技企业高级工程师,拍摄东莞形象影片,为高精尖科技代言;

年底年初,卫飞鸿创作了《铜雀台》的粤语版歌词《对酒当歌》。

卫飞鴻

从卫飞鸿的歌曲《铜雀台》谈起

文/吴广川(作者为中国著名文艺理论批评家)

文化部大众音乐协会年8月15日在京举办“美丽中国”音乐大赛,广东音乐人卫飞鸿以一曲《铜雀台》夺得全国词曲金奖、演唱银奖,颁奖时,我不知坐在评委席上的王立平、阎肃等老师对这位年轻人有何看法?我之所以生出这个念头,不仅是因为我认识王立平、阎肃等老师,并有幸和他们一同参加过中国音乐文学学会济宁年会和荆州年会,更因为王立平、阎肃老师的歌词写的非常富有文化内涵,富有古诗词的情韵,王立平为电影《少林寺》写的歌曲《牧羊曲》及《大海呵,故乡!》等多首歌曲,在上个世纪的中国几乎人人会唱,细品那些词,没有深厚的古诗词修养,是写不出来的;而阎肃老师作词的歌曲《长城长》、《雾里看花》等歌曲同样让人感受到阎老古诗词的修养之深。我想,王立平、阎肃二位老师在听到卫飞鸿作词作曲演唱的《铜雀台》时,他们在感情上一定会产生深深地共鸣,一定会觉得,这个年轻人不可小觑,且不说他会作曲、演唱,就以他创作的歌词而言,没有很高的思想境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古诗词的修养,是写不出这种作品的。在此,我先把飞鸿先生的《铜雀台》一词抄录于此,和读者一同品赏:

大汉江山风雨中飘荡

兵荒马乱的世上何处是桃源

我起义兵诛除凶与顽

南征北战的岁月倥偬三十年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谁来相唱和

太阳底下的朝露谁不是过客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旋律多曲折

功过荣辱的一生像这一首歌

东临碣石骑马观沧海

迎面萧瑟的秋风我心潮澎湃

煮青梅酒品世间奇才

天下英雄你与我余者何足道哉

筑铜雀台住我所爱在动乱年代

当我老去化尘埃你怀抱向谁开

三分天下二乔安在一个人感慨

人走雀去的楼台那往事依旧在

人走雀去的楼台故事传千载

听完这首歌,品完这首词,不知为什么,一缕历史的烟云,人生的苍凉,直透我的心扉。这首歌,写了汉魏时期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伟大的诗人曹操和铜雀台的故事。我查了有关资料,在河北临漳县城西南面,有个被沃野环抱的三台村,村外,一座荆蒿丛生的黄土台南北长约六十米,东西宽约二十米,高近五米,这就是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铜雀台遗址。寻根溯源,相传东汉时曹操夜宿邺城,半夜见有金光由地而起,翌日挖掘得铜雀一只,在场的谋士荀攸说:“昔舜母梦见玉雀入怀而生舜。今现铜雀,亦吉祥之兆也”;曹操闻言大喜,便决意建铜雀台于漳河畔,以彰显自己平定四方之功。有些古籍则记载,曹操击败袁绍后,以邺城为根据地,并于其西北隅筑金凤(原称金虎)、铜雀、冰井三台;它们以西城墙为基础,从北向南排列,离地面数十丈,互距六十步,中间有浮桥式阁道相连。其中最为著名的铜雀台,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年)冬,共有殿宇百余间,皆石栏玉柱,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铜雀台落成之际,曹操特命诸子前来,各人赋文一篇;曹植挥笔疾书,一气呵成了久负盛誉的《铜雀赋》:“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曹操听了大加赞赏,封他为平原侯,并勉励道:“吾昔为顿丘令,正值二十初度,思当时所行,无愧于今。今汝已长成,可不勉哉……”从此,铜雀台与“建安文学”结下不解之缘,曹操的《登台赋》、《步出夏门行》,曹丕的《典论》,曹植的《洛神赋》,王粲的《登楼赋》、《初征》,蔡文姬的《悲愤诗》、《胡笳十八拍》等,大都创作或曾吟唱于此。《水经注》还记载,东汉末期严才叛乱攻打掖门,王修(字叔治)闻讯急忙率部属救援;正居高临下在铜雀台沉着应变的曹操望见,高兴地说:“彼来者,必王叔治也。”可见,铜雀台不仅是文宴场所,也是一个战略要地。曹操因对铜雀台怀有深情,所以他在临终前颁布的《遗令》中叮嘱家人:“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施繐帐,朝晡上脯备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其意为:我的婢妾和歌舞艺人都很辛苦,让他们住在铜雀台,好好安置他们;在台正堂上放六尺床,挂上灵帐,早晚上食物供祭,每月初一、十五两天,从早至午要向帐中歌舞奏乐;你们要时时登上铜雀台,看望我西陵的墓地。可见曹操的妻儿情长之深。铜雀台在历代屡经修葺,后赵建武帝石虎曾筑五层楼于台上,并置舒翼如飞的铜雀于楼顶;至明代后期,大部分建筑被漳河水冲毁。据说,当年铜雀台所用之瓦,非一般汉瓦,系澄泥加胡桃油混合制成,用其做成的瓦砚贮水数日不干。所以,过去来到此处的文人雅士都希望有幸捡到一块汉瓦残片。宋代赵文的《铜雀砚》诗云:“老瞒智计笼天下,歌舞未终铜雀夜。可怜用破一生心,不及当时台上瓦。屑金作瓦费精神,哪知身后旋成尘。流传千百仅一二,付与所不知何人。”如今,铜雀台虽早已不复存在,但那裸露的遗址,依然令人联想到其璀璨夺目的昔日光华。又载:铜雀台位于河北临漳县境内,距县城18公里。这里古称邺,古邺城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在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修建了铜雀、金虎、冰井三台。铜雀台在金凤台北,为三台之主台,台高十丈,有屋百余间,为曹操与文人骚客宴饮赋诗,与姬妾宫女歌舞欢乐之所,也是兵家战略要地。曹操在其上平定严才叛乱,并接见和宴请了从匈奴归来的著名诗人蔡文姬。曹植也曾于此挥笔立就《登台赋》,至今传为美谈。后赵、北齐时铜雀台又加以修筑,素有“铜雀飞云”之美称。品味了这些文字记载,我们对飞鸿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及其立意便有了较清晰的了解,我觉得作者的这首歌不仅仅是在写铜雀台,而是借台写人,写一代君王、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书法家曹操的家国情怀和为人风范。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歌中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表现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他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飞鸿先生的这首歌是藉以第一人称曹操的心情来挥洒曹操也是抒发作者的感情的。作者的审美伸入进这位大诗人的心灵深处,唱出他最动情的地方。“东临碣石骑马观沧海,迎面萧瑟的秋风我心潮澎湃”,此乃建安十二年()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名为《观沧海》。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登山临海时的感慨心情。其“水何澹澹”四句写相对静止的景物,行笔轻快舒缓,画面生机勃发。接下去则陡然一转,“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则展示出一幅波涛浩淼的壮阔海景,笔势雄健。而接下去的“日月之行”数句,更是大笔挥洒,气势磅礴,透出一股叱咤风云、吞吐宇宙的豪情壮志,表现出一位政治家、军事家的胸襟气度。宋朝的“三苏”是中国文坛最著名的父子兵,他们占据了“唐宋八大家”一小半的位置。在几千年的文学史上,能堪与三苏相提并论的,也只有曹氏父子了!飞鸿先生何以对曹操对铜雀台独有情钟?我想,作者和曹操虽相融千载,但同样作为一个诗人,诗情是相通的,他敬佩这位集政治、军事、文学、书法于一身的诗人,只因曹操和卫飞鸿在情感上气质上是如此地吻合,这才在这位青年才俊的心中荡起了风暴,让他浮想联翩,想到了铜雀台上诗人“煮青梅酒,品世间奇才”;想到了“当我老去化尘埃,你怀抱向谁开?”;想到了“三分天下,二乔安在?一个人感慨!”;而最后飞鸿感叹了:“人走雀去的楼台,那往事依旧在;人走雀去的楼台,那往事传千载”……因此,我想说,飞鸿作词作曲演唱的这首《铜雀台》有太多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品味,他唱出了一个古代诗人的人生况味,有豪壮,也有苍凉;有团聚,也有离合;有潇洒,也有困惑;有荣耀;也有屈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谁来相唱和?太阳底下的朝露,谁不是过客?!”,我不知王立平、阎肃二位老师,还有其他评委和众多的听众听到此处时是何心情?我是被这首词所蕴涵的情怀深深触动了。卫飞鸿,祖籍湖南,祖上曾出过状元,家学功底很厚,家族谱系最早可追溯到颛顼。先生何以要取名为卫飞鸿?顾名思义,这名字寄托了他的情怀和志向。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位年轻人,我们欣赏一首由飞鸿作词作曲并演唱荣获全国歌词创作金奖的作品——《鸿》:我是一只来自远方的鸿

飞在一万三千米无涯的高空

曾经的我踌躇满志顾盼自雄

幻想自己是诗仙笔下那只大鹏

扶摇直上击水三千翱翔万里

从小做着“大鹏飞兮振八裔”的梦

我是一只孤独滑翔的鸿

飞过一座座村庄与城市的上空

狂风暴雨冰刀霜剑逼我停泊驻足

但梳理好羽翼包扎了伤口又继续冲锋

很久以前我与苏公相遇雪中

他为我写下雪泥鸿爪的诗让后世传颂

我唱着一首生命的歌却没有人能(只要自己)听得懂

这歌声伴我千山万水春夏秋冬

我的翅膀划破长空气势如虹

惊雷闪电明枪暗箭都不在话中

总有一天我要飞越彩虹的巅峰

回首看海阔天空

我是一只四处漂泊的鸿

独自飘荡在天南地北迎着风

曾有位爱人相伴飞翔愿生死与共

苍天作弄各奔西东这是我最深处的痛

那些相濡以沫的真情都刻在心中

那些相依为命的岁月就让它随风

我是一只飞向远方的鸿

寂寞走在坎坷崎岖的途中

如今的我翅膀已老双鬓斑白快飞不动

不是没有想过随波逐流懵懵懂懂

但那团烈火仍在胸口熊熊燃烧

就让我向命运发出最后一声长啸

这是一首飞鸿自我经历自我情感的真实写照,据飞鸿说,那是年的7月15日,这个惯于在夜晚写作白天睡觉的青年,于上午10点40分醒来,突生感慨:这个陌生而孤独的世界,我是为谁而来,因何而来?茫茫人海,我为何注定浮沉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这时,他忽然想到飞鸿踏雪之鸿,于是灵光闪现,遂创作《鸿》这首词。这是他这首词创作灵感之来源。而在捕捉到这个灵感后进而把它升华成一首歌时,他则作了深刻地思考。他想到了苏东坡的两句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在卫飞鸿的审美中,这是中国最深刻的两句哲理诗。卫飞鸿说:“生而为人,与鸿于野,有何异同?抑或人、鸿本无内在区别,仅有外形之差异罢了,就如同究竟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谁又能真的说得清楚,看得明白?!”又说:“人也好,鸿也罢,行走在大地上,或飞翔于天空中,一生都将历尽千般辛苦、万般磨难。但无论如何都不该屈服于外界的挫折打击,不可放弃深藏于心深处的理想,不可随波逐流庸碌一生,而应笑对狂风暴雨明枪暗箭,做着梦,唱着歌,一直向前走,朝前飞,直到抵达梦想之巅……”读了飞鸿的这段创作意图,我们对这首《鸿》便有了具象地了解。是的,作者是写鸿,但更是写人,是展示作者的心灵世界,也是展示人类世界千千万万个有志青年的内心情怀。可以说几乎所有不愿碌碌无为虚度年华的青年人都能在这首词中找到共鸣点。这首歌虽有点苍凉,但结尾昂扬向上,有一怀燃烧之情,有一种对未来的渴望和向往之志,有一种拼搏奋斗的进取精神,堪称是一首西方作家海明威《老人与海》似的励志之歌。在这首词中,我注意到有这样一节:我是一只四处漂泊的鸿

独自飘荡在天南地北迎着风

曾有位爱人相伴飞翔愿生死与共

苍天作弄各奔西东这是我最深处的痛

那些相濡以沫的真情都刻在心中

那些相依为命的岁月就让它随风

人生路上,是需要爱情相伴的,美好的爱情会给人温暖,给人信心,给人力量。作者描述了他在人生的旅途中一段情感的经历,让人读了有点感伤。那个美丽的女孩曾和他深深地相爱着,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和他共结连理。作者在歌中深深地唱着心中的痛,铭记着他的初恋,又无可奈何地让这段往事随风而去。这一段恋情是铭心刻骨的,可以独立成歌,在这儿作者没有单独写她,而是把她融入他人生的旅程中,化作他生命的一部分。令人感到格外的惋惜而为之动容。卫飞鸿创作了众多的歌曲,每一首都具有特色,堪称精品。他思接千载,神通八荒;他对历史的思索,对人生的感悟,对爱情的吟唱,我们不仅从他的《铜雀台》、《鸿》能感受到,从他的《风花雪月》、《漠北孤城》、《苍凉一生》、《倩女幽魂》、《风雪夜归人》、《鸿门宴》等等歌曲中一样能感受到,如飞鸿《雪月风花》中的一段唱:手挥五弦目送走锦瑟年华

玉手琵琶弹一生心乱如麻

机关算尽到头来多么可笑呵

成败最后尽归那渔樵问答

有一颗冰在人世间拒绝融化

有一颗心在情海里沉浮挣扎

有一滴泪在岁月里春流到夏

有场爱情谢幕成了一句闲话

多年以后我不再问你在哪

尘世种种不过一场风月雪花

这段唱中有多少人生况味值得我们品味哦!作者的追求,作者的风骨,作者的气节,作者的悲苦,以及看破红尘,超脱世俗的情怀尽在这词中了。他在谈及《苍凉一生》的创作时,感叹地说:“一个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百感交集,推己及人,遂生为此种情绪作歌之意”。也许是缘于我和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是同乡,我对卫飞鸿创作的一首《鸿门宴》歌品味再三。作者扣住“鸿”“门”“宴”这三个字分成三节来抒发心中对古往今来历史的感慨——“人一生就像那一只鸿”;“人生要穿越多少门”;“人生要赶赴几次宴”。而最后两节则表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思。作者在创作意图中说:“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转折点。这一场宴会成为中国古今最著名的宴会之一……中国的历史从古到今都在进行着一场原地转圈的治、乱、兴、衰的循环”。歌中,人性善恶、人性百态、世事沧桑、人情冷暖,叫人品味不尽。

在中国词坛,卫飞鸿是一个大胆尝试把中国古体诗词的韵味揉入现代诗歌的格式中而形成一种独具个性独具特色的音乐人。他的这种风格不同于陈小涛《涛声依旧》等系列带有古典诗韵的歌曲形式,也有异于方文山以《青花瓷》为代表的完全从古体诗词中汲取诗意捕捉意象的风格形式。卫词从自小浸淫的诗经楚辞乐府与唐诗宋词中汲取了大量营养,也从徐志摩闻一多余光中郑愁予等人的新诗中吸收了养分。卫词取材广泛,视角独特,情感丰富,有一种沧桑感,有一种生命意识。他是把歌词和新诗融为一体并赋予其音乐性的成功尝试者。我和飞鸿是在网上相识的,一次偶然的机遇,我走进他的博客,只读了他一篇博文,就把我抓住了,我感到我面对的是一位青年学者,他的写苏东坡、李白、杜甫、杜牧、李商隐、秦观、陶渊明、柳永、柳宗元、辛弃疾、纳兰容若等古代大诗人大文人的一篇篇文化论文,其冷峻的思想,其深刻的观点,其独到的见解,其优美精致的文字,让我读了感到震撼,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他对当代台湾歌曲尤其熟悉,对罗大佑、童安格、李宗盛、周华健、齐秦、姜育恒、庄奴、向雪怀、侯德健、李子恒、叶佳修、崔健、郑智化等音乐家均有深刻的了解和研究,黄胜泉先生主编的《百年中国千家词》大型辞书专意约请他撰写了五万多字的论文《台湾词人概述》,这让我感到这个年轻人是阅读研究了大量的书藉和音乐的。他视野宽阔,对中国文化史、文学史有颇为深刻的研究,后来我读了他的词,听了他作曲演唱的歌,欣赏了他的书法作品,不禁对他油然而生敬意。原来他不仅知识丰厚,而且才华横溢、多才多艺,情感十分丰富,这让我感到很欣慰,欣慰的是我们中国文坛、诗坛、词坛、乐坛、书坛后继有人哦!而在这之前,我在被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的中国文坛、诗坛、词坛、乐坛是有些悲观情绪的,感觉今天的青年人大多钻入钱眼中,唯利是图,而真正搞学问的已经很少了。而飞鸿先生用他的作品让我改变了看法。我也想对我的广大的词友们说,好好地读一读飞鸿,品味一下他的作品,不仅读他的词,还有他的曲,他的书法艺术,更要读一读他的文化论文,读一读他的人生,他的情感世界,因为各门艺术都是相通的,互相映照的,读后,我会肯定地对你说:那是可以大有收获的。

最后我想说,限于笔者的水平有限,本文对飞鸿先生的评述还只是停留在浮光掠影上,飞鸿先生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他少年时期即开始发表乐评,后在清华大学出版专著,音乐作品多次获大奖。他的文化论文,他的词论,他的作曲特色,乃至他的书法艺术,都可以单独立论了,我这里只是侧重谈了一下他的歌词艺术,也还只是简单地勾画几笔,旨在引起音乐界特别是歌词界对他的注目,让词友们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基地卫飞鸿原创歌曲铜雀台原创风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