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郑庆生实习生何燕燕
本报记者石默然张玉菁
中国江苏网6月22日讯近年来,工商银行扬州分行扎根地方实体,向普惠金融精准发力,加快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持续加大在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今年来累计发放小企业贷款超11.89亿元,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2.78亿元,为我市小微企业告别“成长的烦恼”,打通转型升级发展的“大动脉”。
产品搭桥发展“供应链金融”增信上下游企业
扬州永荣机械有限公司年成立,经营机械、机械半成品、金属制品、电力机具制造、加工、销售等,年产量可达吨,年销售收入万元。该企业主要为江苏牧羊控股有限公司提供碳钢钣金加工,客户单一,依赖性强。
“牧羊集团结算规范,没有坏账,但账期要4-6个月,我们垫资压力比较大。”该企业负责人说。针对企业的供应链金融需求,市工行以“创业贷”基金作为增信措施,追加牧羊控股应收账款质押,追加该企业法人代表夫妇连带责任担保,年11月首次向借款人发放“创业贷”万元;在年11月加大对该企业的融资支持,将贷款金额从万元增加到万元,极大地解决了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年,永荣机械的销售收入增长至万元。
服务小微,“输血”实体,回望近年发展,市工行开足马力,积极整合线上线下服务资源,推出了一系列为企业量身打造的金融产品:线上有“网贷通”、“电子供应链融资”、“结算贷”、“经营快贷”等产品;线下以风险补偿专项基金作为增信措施,推出“创业贷”、“财服贷”、“农担贷”等产品。其中,仅“创业贷”,今年一季度就累计为92户小微企业授信4.16亿元。
精准投放
做成长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器”
通扬化工设备有限公司也经历过小微企业“成长的烦恼”。此前,企业焊接由人工完成,速度慢,用工成本高。为解决生产效率低下问题,年,董事长孙贵龙决定购入数控等离子焊接设备,提升焊接效率。“这个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在全市还没有一家企业启用,购置费用就要万元。”孙贵龙回忆,当时通扬的流动资金根本达不到这个规模,转型升级脚步停滞不前。
扬州工行小企业部信贷人员在日常企业随访中,注意到了通扬的实际困难。多次上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后,1个月内就将万元“救急资金”打入企业账户。“可以说,这笔贷款给我们企业提质增效、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孙贵龙说。
升级设备后,通扬化工的生产规模几乎一年就跨了两个台阶,生产效率得到质的飞跃。“工行的信贷人员能够准确预估行业发展前景,看准企业未来发展潜力,在我们最需要流动资金、设备更新换代的时候,向我们伸出了援手。”孙贵龙感叹,国有大行这种精准投放、“救急又救穷”的气魄,为我市优质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定制服务
5大类33项“小微金融”服务费全免
解决了融资难,市工行又围绕降低融资成本为小微企业送上了“多重大礼”:提供有竞争优势的贷款利率,不额外收取客户任何费用,并承担抵押登记等费用;自觉规范收费行为,严格执行中间业务收费政策,免除小微企业除利息之外的其他所有融资性费用,涵盖顾问、承诺、贷款服务等5大类33项小微金融服务费用……这些费用的减免,为小企业融资省下了“真金白银”。
定制优惠政策之余,市工行还全面提供包括账户服务、贸易融资、财务顾问、“走出去”、上市中介推荐、上市后资金管理、保险在内的全面增值服务,拓宽服务领域,扩大服务深度,帮助小微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增强小微企业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我们要求全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