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介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我们的自由与梦想,黄金时代
TUhjnbcbe - 2025/5/2 16:32:00

作为世界一百部最伟大的作品中,排名第一的《堂吉诃德》,据统计,自年林纾译介至今,译本一共有二十二个版本之多。其中,有的直译,以尽量贴近原文为宗旨;有的意译,奉追求神似不以形似为目标。由唐民权先生翻译的《堂吉诃德》按照中国古典小说的样子,将每章题目意译成章回体小说标题,而且在内容上意译成为适合中国读者的阅读方式。从而使《堂吉诃德》这部经典的国外名著与中国读者拉近了距离。

之前我一直参照杨绛先生与刘明胜先生的译本《堂吉诃德》写一些东西。最近又翻了翻其它译本,应该说各有千秋、各放异彩。但唯独唐民权先生的译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感觉像是在阅读一部由我们国人自己写的小说那样的亲切、熟悉。是啊,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对于翻译任何一部国外小说的译者来说,何尝不是一次小说的再创作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阅读由唐民权先生翻译的小说——《堂吉诃德》第十一章:

游侠畅饮论古今

牧人抚琴诉衷肠

第十一章是全书章节里比较重要的一章。在这一章故事里,由于牧羊人的善良而引出了堂吉诃德那段非常浪漫的,充满希望的,人类世界为之追求的一段著名论述——“黄金时代”。原文如下:

“古人讲的那个黄金时代太幸福了,太好了!这么说,不是因为那个时候金子易得,当然,这东西在咱们这些黑铁时代人的眼里,可是宝贝,而是因为那个时候的人还不懂得分什么你我,一切公有,太古盛世,橡树茁壮,橡子挂满树枝,伸手便可摘食。清泉、河水长流不息,任人随意饮用。勤劳聪明的蜜蜂在石缝和树洞里修筑家园,甜蜜的事业创造出丰富的收获,又将其无私奉献给人们。高大的软木树脱下轻巧的树皮,供人们拾去铺在梁柱上,修建避风遮雨的房屋。那时人人友好,处处和平。弯头犁还未敢用那笨重的犁刀去挖大地妈妈仁慈的肚皮。大地妈妈宽阔的胸怀,到处都有丰富的宝藏,供养她的儿女,让他们享受生活,世代相传。

天真美丽的牧羊姑娘,来往于山间田野,披着秀发,不穿衣服,只用碧绿的草叶,不用紫色的绫罗,把害羞的部分遮盖。这种模样,胜过朝廷命妇赶时髦的奇装异服,又鲜艳又漂亮。那时候,人们谈情说爱,不花言巧语,拐弯抹角,而是直截了当,简单淳朴。真诚与欺诈分明,私心还没有现在这般厉害。法官不会胡判,实际上也没人告状。贞洁的姑娘,独自走在荒郊野林,也不怕遭人调戏和强暴,即使失身也是自愿。”

这段话就是堂吉诃德所提倡的骑士道,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宣言,又是一个狂热的追求自由主义者的誓言。当然,不是那种常规的、散漫的、无拘无束的自由;他的自由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美好憧憬之上的自由,是广义的、崇高的、理想化的自由。在这方面上,桑丘与堂吉诃德彼此间是有着共同点的,只不过他所追求的自由是狭隘的、带有功利性的、现实化的自由。但由于受到堂吉诃德思想观念的影响,桑丘最终成为了一个遵循现实规矩去追求公平自由,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无限渴望的人。

人们向往自由,但无论你是个什么样的人,都要按照合乎现实的标准或常理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万物莫不有规矩。”这就是追求自由的前提。自由意志的存在,使人类成为一种有“意愿”的存在,不仅仅作为“我是什么”,还是作为“我想成为什么”,“我希望什么”。这一来自意志深处的意愿,使得人类成为有梦想的存在。“对于心灵世界,梦想是无法无天的天马行空般飞翔驰骤的可能性’,跨越一切理性的重门深锁””。在梦想的引导下,人敢于打破存在的有限性枷锁,越过存在的“自然”之限,追求一种不同于日常平庸更高的存在。

堂吉诃德所说的黄金时代是人类共同的理想,更是人类社会最终状态的梦想。然而,只是单凭他一己之力对抗冷酷的现实,战胜黑铁时代的巨人、魔鬼实属痴心妄想。最终,堂吉诃德自编自导的这出悲剧在一个时代的舞台中落下帷幕;最终,堂吉诃德离开了他幻想中的世界回归于现实,然而,这冰冷残酷的世界他已不再留恋。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们的自由与梦想,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