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介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约瑟父子的美好灵性
TUhjnbcbe - 2021/3/4 2:09:00
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欢迎聆听

弟兄姐妹;主内平安!今天是二零二一年一月二十四日。我们相约在主里,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神的话语。我们今天学习的圣经是创世纪第47-48章。马太福音24章。主要分享创世纪47章的内容,分享的信息是:《约瑟父子的美好灵性》。约瑟当时是世界强国埃及的宰相,的确拥有非凡的金融、经济和行*能力。首先,他懂货币金融,深知银子货币对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在大饥荒开始时,他首先通过货币运作(让百姓拿银子买粮),把举国的银子全部收入国库。其次,他知道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并未玩弄金融杠杆。所以他的第二步是,当百姓花光银子、吃尽粮食后又来要粮食时,他要他们拿牛、羊、驴、马等来换粮,以此把商品实物收为国有。当百姓吃完粮食后又来要粮时,他要他们用土地换粮,以此把全部土地收归国有。最后,约瑟有卓绝的治国能力,把这些失去货币、实物和土地的百姓变为法老王的雇农。领到种子后的佃农,要把收成的五分之一上交法老,这成为延续多年的定例。一、宰相约瑟善待父亲和哥哥们创47章约瑟在父亲家中生活了17年,得父亲的宠爱,却被哥哥们嫉妒,最终被哥哥们卖到了埃及。约瑟在埃及做过奴隶、又被陷害蹲监狱,这些苦难都是哥哥们所赐的。多年以后,约瑟为埃及法老解梦,成为埃及国的宰相,执掌大权。贵为宰相的经济学家约瑟骄傲了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如何对待曾经苦待过自己的哥哥们?大饥荒年间如何善待家人?首先,他并未看不起自己的父兄、嫌逃荒到此的家人给自己丢脸。相反,他主动领落难的弟兄们来见法老。当法老问他们的职业时,他们并未避讳牧羊人的身份。我们知道,在尼罗河领域从事农业的埃及人,是看不起游牧部落的。约瑟并未事先教弟兄们说是农业专家、跨国公司的高管。他们坦率地回答法老说,“你仆人是牧羊的,连我们的祖宗也是牧羊的(47:3)。连祖宗卑徽的身份也说了出来。这和拿破仑的自卑情结或”我的祖宗比你强“的阿Q精神,判若两样。英雄不问出处,约瑟知道个人的尊严是自己赚来的,不是从家族继承的。其次是约瑟把这个瘸腿老父亲也领来见法老了。一个岁的老朽本来就不体面,何况还拄着拐杖一瘸一瘸的,回答问题又啰里啰唆的。你看法老问他年龄时,他没简洁地说“一百三十岁“,而是罗嗦了一大堆:”我寄居在世的年日是一百三十岁,我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不及我列祖在世寄居的年日“(创47:9)。读到此,我不禁对约瑟对待父兄的品德肃然起敬。约瑟最终把父兄安置在最富庶的尼罗河三角洲歌珊地,他们在那儿为法老建造了最大的物资集散基地—兰塞和比东。约瑟没有嫌弃老父亲、更没有报复哥哥们,而是“用粮食奉养他父亲和他弟兄,并他父亲全家的眷属,都是照各家的人口奉养他们“(创47:12)。他们在埃及最好的土地上购置产业,繁衍生息。四百三十年后离开埃及时,他们已从来时的七十人,成长为数百万人的大族。第三是化解自己与弟兄们的冤仇约瑟善待把自己卖到埃及的弟兄们,他如何化解对弟兄们的怨恨?他把自己在埃及出生的长子取名“玛拿西“,意为”忘记“过去的仇恨和创伤;然后把出生的次子取名”以法莲“,意为”昌盛“,希望自己在异国他乡繁荣昌盛。但”先忘记、后昌盛“是最好的消解怨恨的次序吗?我们可以从雅各为这两个孩子祝福的次序上看出正确的心理路程。雅各不顾约瑟的手拦和劝阻,反而先祝福次子以法莲,立他在玛拿西之上,说:”我知道!我儿,我知道!他(玛拿西)必成为一族,也必昌大,只是他的兄弟将来比他还大“(创48:19)。为什么雅各要违背祖训,先为以法莲、后为玛拿西祝福呢?忘掉仇恨的最好办法,就是集中精力把事业做好,先”昌盛“起来。你的成功就是对仇敌最大的报复。穷困潦倒的人,很容易把失败归为过去苦待自己的人。二、繁荣昌盛仍不忘应许之地的雅各创47:29-31雅各在埃及地居住十七年,也就是约瑟奉养了年迈的父亲十七年的时间。正如他在父亲家里住的年日一样,然后就被哥哥们卖掉了。我们来一起思想年迈的雅各的灵性状况。1、拄着拐杖敬拜神身处富庶的尼罗河三角洲、看着子孙在此繁荣昌盛,雅各并未乐不思蜀,而是一直惦记着神赐给自己的应许地伯利恒。临终前,他要约瑟一定把他运回应许地安葬,与列祖和爱妻安葬在一起,无论埃及如何鸟语花香、风景宜人。客观地说,干旱、贫瘠和狭小的犹大地,实在不可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一望无际的歌珊美地相比。当雅各要把迦南那块地赐给约瑟的儿子时,约瑟并没心里说:我有整个尼罗河三角洲的肥沃之地,谁稀罕你那块穷破的小山地!他们都非常重视神赐的应许地。越到晚年,越是怀念过去。雅各总想起在巴旦回乡路途中爱妻拉结惨死的场景,想起在迦南地求生的艰难岁月。他总结自己“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他忏悔过去与人争斗的日子,直到临终还拄着拐杖在床头敬拜神。这是何等美好的灵性!2、不忘记神赐的应许地雅各更进一步认识到:人生在世,无论多么长寿和光鲜亮丽,终究是寄居者。不仅他是在世寄居,而且比他更长寿、人生更轰轰烈烈的列祖也是在世寄居者。人生永恒的家乡是在天上,所以我们不应误将此乡当故乡。就物质上说,我们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从道德和灵性上说,我们是生不带来,但死要带走的。人生所累积的善恶,所造就的品行,都要在死后得到审判。今生是一个试验和锻炼我们灵性和品行的场所,我们选择的每一个善念恶念,都影响到我们的灵性成长,我们不应放弃任何机会,不应虚度任何时光。今生不是永恒的故乡,所以我们不贪恋此生;今生是神要我们来操练成长的世界,所以我们珍惜此生;今生所做的一切事工的果效,都在死后伴随着我们。在马太福音第24章中,耶稣讲了他第二次再来的预兆,但那日子那时辰却没人知道。我们所确知的,是在末期来到之前,“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太24:14)。我们不去推测世界末日何时来到,而应做好当下应做的事情----传福音。耶稣说,”你们可以从无花果树学个比方:当树枝发嫩长叶的时候…也该知道人子近了“我们不去推测大灾难何时来临,但面对末世的征兆和危机,我们要靠神所赐的智慧,保护好自己的家人,造就自己美好的灵性,赶快传得救的福音,所有这些做工的果效都要伴随我们、直到永远。喜欢作者,可以添加
1
查看完整版本: 约瑟父子的美好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