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点赞蓬莱这个村办起了公益学堂,村里孩子
TUhjnbcbe - 2021/6/19 15:06:00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炎热夏天,五十多位孩子端坐在古香古色的祠堂内跟着几位大学生学习《三字经》,童声飞扬,书声朗朗,书香盈室——8月2日,蓬莱镇温泉村教育促进会组织的爱心公益学堂在唐氏家庙内开班,广大村民拍手叫好。

在当地村民唐坤民、唐来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现场发现,尽管夏日炎炎,但是温泉村唐氏家庙这座积淀深厚的古老建筑因孩子们到来焕发新活力——教室设在祠堂内两间平房里,暂分为幼升小和小升初两个班级,三名大学生正认真为孩子们讲课。

唐梓露是福建医科大学大三学生,主动承担起公益学堂英语教学。从大一起,他每年都参加支教活动,学会与孩子沟通,这对他学医有很大帮助,明年打算把大学同学引荐到这里来。

福建师范大学大一学生唐吉凤,学的是数学专业,成为一名老师是她的梦想。“理论实践相结合,对专业成长也是促进,乡村孩子在奥数方面较为薄弱,在课堂上尽量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唐吉凤说,自己上大学得到村里教育促进会帮助,到公益学堂教学也算是回馈,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而毕业于厦门华厦职业学院的唐美玲,对幼升初的孩子们开设国学班,希望通过寓教于乐,让孩子体会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现场志愿者们表示,只要时间和条件允许,他们都会准时来到“爱心公益学堂”,为学弟学妹们进行课外辅导,把“公益学堂”办成长久的公益事业。

乡村公益学堂深受家长热捧。“寒暑假村民送孩子到尚卿、到城区学习舞蹈、书法、音乐、美术,来回往返非常不方便,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财力。”家长林宝珠说,孩子今年7岁,以后暑假能在公益学堂学习,是再好不过的事。她希望公益学堂越办越好,让村里孩子过个有收获的假期。

对村里的这座祠堂,孩子们再熟悉不过,不过在这里上课,还是头一遭。温泉村因唐姓居住开发,称唐家村,后由于该地有天然温泉汤,故得名“汤泉”“温泉”。唐氏自宋朝开基以来,宋、明、清三朝七进士,四世五明经,人才辈出。祠堂数十块牌匾记录着该村历代人才辈出的密码。

世世代代秉承唐氏家风,酿就浓郁文化氛围,各类人才辈出。年5月,由唐东培、唐两得、唐景开等人积极发起组织成立的“温泉教育促进会”,乡贤筹资35.7万基金,旨在鼓励资助温泉村优秀学子,对本村上一中统招线、本二以上的学生,以及研究生进行奖励,对家庭贫困学子助学。“每年受奖励就有40多名学子,年当年就有10位研究生。”唐东培说。

前些年,村里常住人口多人。近年来,越来越多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如今常住村里只有多人,大多是老人孩子。平时这些孩子都在学校,到假期就没地儿去了。

“城市家庭的孩子忙着上兴趣班、参加夏令营、外出旅游等,而乡村留守儿童,基本处于‘放羊’状态,除写作业、看电视,更多时间都是结伴到处闲逛。”唐东培是村里教育促进会会长,也是泉州一中教师,每次回乡,都为村里孩子着急。

“依托温泉村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和文艺人才,利用唐氏家庙这一文化活动中心,开设书法、国学、奥数、英语等课程,同样让村里的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而充实的暑假。”唐东培在教育促进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点赞蓬莱这个村办起了公益学堂,村里孩子